第一次出国去的是澳大利亚。去澳大利亚的第一个城市是悉尼。在悉尼观赏的第一个建筑就是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悉尼市贝尼朗岬角。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乘着游轮远远望去,外型就像白色的风帆,屋顶犹如贝壳,因而才有“翘首遐观的恬静修女”之美称。据歌剧院的设计者约恩•乌松晚年讲,他当年的创意其实是来源于橘子。正是那些剥去了一半皮的橘子启发了他。但对于后来人们比喻为风帆或者贝壳,约恩•乌松也非常满意。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灵魂,是公认的20世纪世界十大奇迹之一。但就是这样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在建筑过程中却颇为波折,尤其是它的设计者约恩•乌松留下了不少遗憾。
悉尼歌剧院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构思兴建,1955年起公开搜集世界各地的设计作品,至1956年共有32个国家233个作品参选。在这些参选作品中,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的方案只有几张简单的平面、立面草图,设计很不深入,因此首轮就被淘汰。后因评审团对所有的方案均不满意,不得不重新检审落选方案时,他的设计才又被重新认识,最终确定为优胜方案。从1959年歌剧院奠基破土,经历了重重波折,共耗时16年才算完成。当初在获悉自己的方案被采用后,意气风发的约恩•乌松举家迁往悉尼,打算从此定居澳大利亚。然而,在随后的施工当中,由于超前的大胆设计和高昂的工程造价,约恩•乌松和他的设计方案成为当地舆论和公众的众矢之的。当歌剧院逐渐成型时,它不仅成了悉尼的焦点,也不幸成了一个政治靶子。1965年,联合党在大选中打败了工党,新南威尔士公共工程部部长大卫·休斯开始收紧开支。约恩•乌松的处境变得越来越艰难,甚至拿不到工资。于是他铤而走险,写了一封辞职信送给休斯。约恩•乌松后来回忆说:“那时候我原以为他们会请我回去的。”可是事实却残酷地打破了约恩•乌松的幻想。辞职信送走不到1个小时,约恩•乌松就得到了休斯的回信,上面写着“谢谢,我们接受你的辞职。”于是,失望的约恩•乌松带着家人离开了澳大利亚,并发誓将永远不再踏上这片让他伤心甚至是绝望的土地。悉尼歌剧院1973年10月落成启用,澳大利亚国家元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歌剧院落成启用仪式上也没有提及约恩•乌松的名字。约恩•乌松后来再也没有回到澳大利亚,但他设计的风帆形悉尼歌剧院却成了世界知名建筑之一。2008年4月9日,悉尼歌剧院全体员工为远在丹麦的约恩•乌松庆祝90岁生日,同时邀请他来参观悉尼歌剧院,但约恩•乌松以身体状况欠佳为由拒绝了这一邀请。2008年11月29日约恩•乌松在丹麦去世,享年90岁。这位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大师在他生前直至去世都未能亲眼目睹自己亲手设计出来的作品。
一件作品是完美而伟大的,但它的创意者、设计者却不一定因此而变得完美和圆满。这或许就是宿命。
当我在讲课之余忙里偷闲去各个城市的大街上走走时,偶尔会有当地的朋友指着一条街道告诉我,别看我们现在这个四车道显得很拥挤,10年前刚建成通车时,由于车辆和行人都比较少,许多市民认为纯属资源浪费,或者是领导有个人企图,不仅公开否定甚至还有人状告当时决定修造这条大街的领导。是啊,做任何事都是需要长远的战略眼光的。有时决策者真还是需要有一种“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般的自恋。与悉尼歌剧院相望的悉尼海港大桥从“怀胎”到“出世”,据说前后花费了100多年的时间。从1924年破土建造桥基到1932年3月19日竣工通车,也历时8年多。在当时的那种条件下,悉尼海港大桥桥面宽度就达到49米,有8条汽车道和双轨铁道以及人行道。从海面到桥面高58.5米,从海面到桥顶高达134米,万吨巨轮可以从桥下顺利通过。这对于当时的设计者与建筑者来说,是何等的远见与气魄。
近几年来,去过许多的医院,大都在轰轰烈烈地搞基建,问问即将拆掉的房子是何时建造的,回答大部分是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想想也不过二三十年的时间。才二三十年的建筑就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要毫无保留的一下子推掉,也甚是可惜,由此可见,当年决策者们还是缺少眼光和远见的。
有时想想,为了作品的完美,作者是必须要恪守一些原则的。为了确保作品的完美,作者个人可能会留下一些遗憾,从长远看,这也是值得的。
(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