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惠咨询观点 景惠咨询观点
当前位置是:首页景惠观点景惠咨询观点正文
管理顾问:独行侠还是与知己共鸣

“我们是给病人看病的,你们是给医院看病的。”这是20多年来众多医院管理者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调侃且幽默中饱含着认同与期待,而我也是风里来,雨里去,披星戴月,一路走来,居然专心地做了20年的医院管理顾问。

20多年来,海陆空400余万公里的行程;带领团队为700余家医院设计了人员配置、薪酬分配、绩效管理、文化建设以及发展规划等方案;讲授了1万余小时的医院管理课程;编著了30余部医院管理书籍;平均每日工作12小时且乐此不疲。蓦然回首,人已经到了中年的尾声,这种职业状态历练出的人生,必定有过奔赴星辰大海的孤勇,也有过深夜独坐桌前的深思。如果要来一声“长叹”,那也一定是历经苦辣酸甜、风霜雨雪之后的无限感慨与无尽回味,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是那一点点写作的特长,创造了我成为一名职业化医院管理顾问的机缘。2001年山东省枣庄市卫生局领导在有关医院管理杂志看到我撰写的文章后,认为文章中提到的方法与经验对枣庄市的医院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便邀请时任医院人力资源部主任的我和我们医院的院长一起去枣庄作了一场学术报告。报告结束后枣庄市卫生局领导特意安排专人陪同我们逛了济南的趵突泉,曲阜的孔庙,还到泰安登了泰山,第一次“出道”就让我足足地体会了一次“传道授业解惑”的成就感。2003年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医院管理培训班授课那是我第一次登上大学讲坛。由于医院院长们对管理的重视,当年管理培训需求非常大,各种机构举办的医院管理培训班雨后春笋般地多了起来,我也陆续开始为国家卫生部干部培训中心、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以及有关省市的卫生行政部门和医学学术团体讲授医院管理课程。2005年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领导又是看到了我编著的医院管理著作后联系到了我,自第一次登上清华大学医院管理高级研修班的讲台后就一发而不可收,一直持续为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医院管理高级研修班授课,直至2014年被聘任为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医药卫生研究与培训中心学术主任。从给清华大学医院管理高级研修班授课之后,就陆续开始为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知名大学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主办的医院管理高级研修班授课。20多年来我讲授最多的课程是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为主题的组织架构设计、定岗定编、薪酬体系设计、绩效管理以及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等,其它课程还有诸如医院管理者领导力与执行力、医院文化建设、优质医疗服务以及医生的影响力等。在为各大学、各级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学术团体主办的医院管理培训班授课的同时,平均每年还要完成30家以上医院的内部培训。过去的20多年,可以说学员学的如饥似渴,老师讲的如痴如醉,在一路讲学的奔波中,我也增长了见识,收获了友谊,磨炼了意志,培育了性情,深深地体会到了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和读万卷书的重要性。

作为早年的那一代医院管理顾问,其咨询客户的来源主要是自己培训的学员单位,比如我最早为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医院和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进行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建设与医疗服务方面的咨询,两位院长就都是听我讲课时认识的。当时的医院面临着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急需要构建完整、系统的医院管理体系,他们在听完我的讲课后,便问我可以讲哪些课,我介绍了自己学习过的内容后,两位院长都说张老师你能讲什么我们就听什么,能做什么项目我们就做什么项目,于是才有了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建设与医疗服务方面的培训与咨询。当年我就是在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中系统化自己的医院管理知识体系的,并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显化为管理科研课题、管理论文和管理著作。如果有所谓的成果,也都是在培训与咨询的实践过程中慢慢积累而成的。忆往昔,与其说是我在给医院做咨询,倒不如说是那些视野开阔的院长们为我深入学习医院管理提供了实践的基地,为我提供了试验的土壤。正是因为有了几百家医院的管理咨询实践,有了与一万多名院长和五六万医院中层管理者的深度交流,才写出了诸如《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与文化建设》《医院管理咨询10年案例选》《医生的影响力》《优秀员工的10项修炼》等30余部医院管理著作,才有了150多篇医院管理论文发表在《清华管理评论》《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国医院管理》《中国医院院长》《中国卫生人才》《中国卫生经济》《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等国内主要的医院管理杂志上。这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实践出真知,什么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我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名医院管理顾问,一开始都是懵懵懂懂被院长们推着走的。院长们听完课,觉得我讲得有道理,且认为许多管理措施又切实可行,于是便让我以第三方的身份到医院进行实地辅导并助推执行,当从中看到效果后,聘请第三方管理顾问助力医院发展便得到了院长和医院管理者们的普遍认可。但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管理顾问到底能够帮助医院解决实际问题吗?那么多有经验的院长和医院管理者,他们难道不是“现成”的管理顾问吗?管理顾问虽然说深入介入了医院管理,但有些问题又确实不是管理顾问所能解决的,那么它的“边界感”又在哪里?医院管理顾问究竟价值何在?医院管理咨询实践给我一一解开了这些疑问,最终坚定地认为不管医院品牌多么响亮,不管医院的管理体系多么完善与精细,不管医院如何人才济济,不管医院院长的水平有多么地高,但人总归会有处在“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境地,更有自觉不自觉地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的可能以及个人视野的局限。一名职业化的医院管理顾问,恰恰可以从“局外人”的视角对医院管理的真实情况进行诊断与评价,最终能够给出第三方专业的建议,帮助医院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们更客观地认识自己,运用专业的管理工具理性地去评价和解决医院管理中的问题。基于实践中的这些体会,在2007年我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彻底地离开体制,创办了景惠公司,专注于医院管理咨询并一直运营至今。

各种个性和管理风格的院长我都曾遇到过,他们大都心怀梦想,想把医院办好,想得到医务人员的充分认可,也想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但真实效果却千差万别。有的院长很谦虚,也很民主,他们从内心一直想把自己树立为“好人”,即使一些员工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他们似乎都想满足,这就导致了在管理实践中越来越没有了原则,给员工造成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印象,结果是越想当“好人”,越得不到员工的信任,最后把自己搞得骑虎难下。也有的院长医疗技术精湛,科研也做的很棒,在当地被誉为“第一刀”,做决策很果断,也敢于担责,但就是不太信任下属,总觉得下属没有能力,事必躬亲,不善于授权,自己做的很累,下属也怨声载道。有一大部分院长医疗技术不一定在全院排名前列,接触过程中也不一定是和蔼可亲,但和科主任们交流起来非常善于倾听,每次和下属沟通必拿个小本本记录,每做一项重大决策总是喜欢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和开研讨会论证,确定的政策和制度基本不去轻易改动,同时又特别善于向上汇报和争取资源,与政府各个部门和各路朋友打交道也是游刃有余,这样的院长恰恰获得了员工的认可,也把医院经营的有声有色。这20多年来,我不停地从院长们的身上捕捉各种各样的“特点”与“要素”,也研读了多位学者的领导力著作,慢慢就总结形成了如何当好医院院长的一些要点与思路。我30多岁就出来做医院管理咨询,早期的那些院长们年龄都比我大,我必然不能用说教的方式和他们沟通,也不能动不动就给他们讲一大套理论,我常用的方法就是讲故事,把那些做的好的院长们的故事讲给有意愿听的院长听,在办公室、在茶室、在一起散步的小道上,我讲的绘声绘色,院长听的津津有味,有时哈哈大笑,偶尔拍案叫绝,我和那么多的院长们就是在这种敞开心扉,甚至是无所顾忌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修炼,我分享着我的知识与见闻,而院长们亲自在一线实践着那些理论与政策的可行性。经历告诉我,要成长为一名管理顾问,确实是要踏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辛万苦,有时真的感觉自己就是一名独行侠,背着背包、行走在深山里、高原上,独来独往,望苍茫大地。但更多的时候,我会遇到能够产生情感共鸣、价值观趋同的知己,我们是真正的医院管理“发烧友”,是发自内心要把医院管理作为终身热爱的事业。

我始终认为,管理顾问绝不单单是以撰写厚厚的方案,展示漂亮的PPT来展示自己的专业,而应该是以解决问题,帮助医院实现经营管理目标为导向。当今,医院管理知识与技能的普及,人工智能的推广,医院管理顾问也面临着必然的“自我革命”,必须全面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与技能,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满足医院新的管理咨询需求。

一名管理顾问,必然是价值最大化,而不是效益最大化。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把咨询成果写成医院管理著作持续出版的主要原因,自己一路摸索着实辛苦,把在数百家医院里验证过的可行经验总结出来一起分享,可以让医院管理行业的“新手们”快速借鉴,让他们超越前辈,让他们在医院职业化管理的道路上找到成就感,让走进医院的人能够更加“安心”,这是我的期盼,我的愿望。

管理顾问既不同于单纯的理论研究者,也不同于只懂得“埋头苦干”的一线实践者,管理顾问需要不断地训练自己的系统思维,提升结合情境运用管理工具的能力,培养与不同专业人士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磨炼自己推动方案执行的意志。管理顾问既要设身处地为医院着想,为医务人员着想,但又要坚守第三方独立、客观的立场;管理顾问既要与医院管理者共情,又要恪守咨询者的理性;管理顾问既要洞察他人,更要学会反观自己;管理顾问既是参与者,又是旁观者;管理顾问是会为客户的成功而感到自豪并默默送上祝福的人。

三生有幸,从小在医院院子里长大的我,因成为了一名医院管理顾问而走遍了全中国。

 

本文作者简介

张英笔名山豆现任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人力资源分会会长,景惠集团董事长,广州市景惠管理研究院院长。1968年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终身致力于医院管理实践、咨询与教学。曾先后在中央企业所属医院、中外合资医院、政府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担任过中高层管理职务。具有30余年医院管理实践和咨询经验。曾为700余家各种类型的医院提供过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建设、战略规划以及变革与创新等管理咨询。曾长期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大学主办医院管理高级研修班核心课程的主讲老师、特聘教授或客座教授;为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级和省市级医学学术团体等举办的医院管理培训班或学术会议授课。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已经出版的文学与医院管理著作累计突破1000万字。曾在《诗选刊》《星星诗刊》《作品》《草原》《鄂尔多斯》《鹿鸣》《延安文学》《秋水》《这一代》《羊城晚报》《内蒙古日报》等数十种文学报刊发表诗歌、散文与小说。诗歌作品曾入选《内蒙古七十年诗选》等多种选本,并参加广东百年新诗大展等。已出版文学作品集《从北向南》(1至2版)《从南望北》《抵达与返回》《山豆诗选》《山豆小说选》等8部。出版医院管理著作《医院人力资源管理》(1至3版)《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与文化建设》《医生的影响力》《优秀员工的10项修炼》等30余部。曾在《清华管理评论》《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国医院管理》《中国医院院长》《中国卫生人才》《中国卫生经济》《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等管理杂志发表医院管理论文150余篇。

image.png